网站标志
 
 
 
图片
文章正文
恒悦娱乐·恒悦注册_登录_娱乐平台首页-总结经验 发挥优势 积极进取 团结拼搏 努力开创中国水产学会工作新局面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于:2024-03-29 13:36:30    文字:【】【】【

  恒悦娱乐·恒悦注册_恒悦登录_恒悦娱乐平台首页-总结经验 发挥优势 积极进取 团结拼搏 努力开创中国水产学会工作新局面(主管:QQ66306964 主管:skype live:.cid.6c7b79dae5ec9830)亿博娱乐娱乐注册亿博娱乐娱乐注册金秋时节,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在这里隆重庆祝中国水产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四十年前,在原国家水产部的支持下,朱元鼎等十七位水产界老前辈、老专家倡议成立中国水产学会,经中国科协批准,于1963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四十年来,我会在党和国家科技发展的大政方针指引下,密切与广大会员、科技工作者联系,以促进水产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水产科技人才的成长为已任,艰苦创业、团结奋斗,不惑之年的中国水产学会已成为学科齐全、组织体系完善、综合实力较强、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学术团体。现在,请允许我谨代表中国水产学会的全体会员和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向为创建和发展中国水产学会做出贡献的朱元鼎、伍献文、朱树屏、费鸿年等老前辈、老专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为学会成长、壮大做出贡献的杨扶青、肖鹏、宫明山、孟庆闻、张延喜、涂逢俊等历任理事长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对学会工作一向给予大力支持的中国科协、农业部及社会各界和国际组织与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学会工作第一线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历届专、兼职学会工作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中国水产学会所走过的四十年,是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为我国成为世界渔业大国而不辞辛苦、无私奉献、同舟共济、与时俱进的40年。他们为中国水产学会的成长、发展,做出的贡献和建立的功绩将永载学会的史册,对已离别我们与世长辞的老领导、老专家,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们。

  四十年来,中国水产学会在中国科协和农业部(原水产部、国家水产总局)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切实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充分发挥学会“学术交流主渠道、科普工作主力军、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主要代表和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作用与群众团体的优势,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积极有效的科技服务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为实施科教兴渔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逐渐成为推动水产学科发展、促进水产科技进步和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在政府、企业以及科技工作者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协调、辅助和补充作用。

  四十年来,学会把开展学术交流作为首要工作任务写入章程。认真探讨不同发展时期学术交流活动的规律,抓住不同时期、不同学科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围绕着学科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的重要议题,利用联系广泛的优势,注意学术交流形式多样化,组织开展跨学科、跨部门、有影响、有特色、有集成度、有显示度的国内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交流领域,发挥信息传导和智慧升华作用。如:1983年主办的“为水产翻两番做贡献讨论会”;1986年与中国造船学会、中国制冷学会联合召开的“远洋渔船装备学术讨论会”;1989年在武汉召开的“全国水产引种、育种科技交流暨效益评价会”;1993年、1995年先后两次召开的“全国名特优水产养殖学术讨论会”,以及各专业委员会的专题研讨会和2000年后每年一届的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等。这些活动都努力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以综合性、开放性、跨学科、规模大为特点,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既有利于不同学科领域的横向交流,同时也体现了面向企业、面向经济、面向社会和面向未来的民主办会指导思想,对鼓励创新思维、推动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都做出了贡献。

  为发现、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青年科技人才,学会为青年水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论坛。1993年4月在上海水产大学举办了“全国首届水产青年学术研讨会”,此后,又相继于1996年、1999年和2003年在青岛海洋大学、集美大学举办了三届这样的研讨会。学术交流的层次和水平逐届提高,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学会在抓好国内学术交流的同时,大大加强了与国际及地区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和友好往来。自1978年与日中养鱼交流协会进行学术交流开始,与美国、前苏联、韩国、欧洲各国的学术交流活动也相继开展起来。1983年接待了美国水产养殖代表团,在其访问北京、青岛、上海、无锡、杭州和广州等地期间,我会组织了300多位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学术交流。1985年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联合组织了“亚洲淡水渔业学术讨论会”,聚集了亚洲及美国、前苏联、西德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位专家。农业部何康部长评价为:这是一个成功的学术讨论会,经验待总结推广。1989年在北京主办了“国际冷水性鱼类养殖学术讨论会”,这是“六四”对外交往困难的时候召开的,更具有不寻常的意义。1990年与中国海洋学会、日本大陆架海洋开发研究会联合举办了“中日韩东中国海大陆架海洋水产专家学术讨论会”,有来自中国、日本、韩国70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1992年与中山大学共同举办的“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是世界鱼虾营养华人专家首次相聚并交流共同关注问题的学术会议,到会国内外华人专家有100余人。1993年根据国内外对虾养殖业发展所遇到的水环境恶化、病害严重的实际状况,在北京举办了“亚太地区对虾养殖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度和中国台湾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81位专家出席了会议。1995年承办了“第四次亚洲渔业学术大会”,有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近600人(其中海外代表410余人)参加会议。1998年分别与青岛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联合召开了“国际对虾养殖生态研讨会”和“第三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2000年承办了“第三次世界渔业大会”,有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名代表参会。2002年与世界水产养殖学会共同主办了“2002年世界水产养殖大会”,有8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人参加大会(其中外宾1500多人)。这些高水平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加深了国内外与会代表的相互了解,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和加强合作的机会;给我国渔业界提供了一个对外交流、了解世界渔业最新科技动态、开发国际水产品市场并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科技、管理经验平台。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向国际社会介绍了我国的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的渔业状况及我会的宗旨,对提高我国渔业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水产学会在发挥国际学术交流主渠道的作用方面,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为扩大视野,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介绍我国渔业科技成就,我会还积极组团参加国际渔业学术交流活动。1983年组团到日本进行国际交流;1986年组团参加在菲律宾召开的亚洲水产学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1992年组团赴新加坡参加了亚洲水产学会第三次亚洲渔业学术大会暨首届渔业博览会;1998年以后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据统计,从1998到2002年我会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和科技人员共14个团组116人次,分别赴泰国、澳大利亚、挪威、美国、法国、意大利、冰岛等国参加国际渔业学术会议。通过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让更多的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员了解国际发展动态,促进了我国水产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通过民间渠道促进海峡两岸水产界直接交流与合作,为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是我会工作又一特色。1981年我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致台湾水产界的一封信》,充分表达了大陆水产界与台湾同仁沟通与合作的愿望,此后我会积极主动开展民间团体的交流活动。1988年首次邀请20余名台湾水产专家及水产企业代表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全国畜牧水产饲料学术讨论会及展览会。1989年邀请台湾水产企业家参加在武汉举行的展览会和学术讨论会,使海峡两岸水产业界的直接交往成了现实。1990年8月我会邀请了以台湾水产协会理事长曲铭先生为团长的51人“台湾大陆水产业考察团”来大陆访问。考察团对北京、天津、大连、青岛、上海、福州、厦门、广州等8个城市进行了为期19天的渔业实地考察,并受到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姬鹏飞及各有关省、市负责人的接见。通过考察与交往,增进了解,增强了两岸合作的信心,并签署了《共同意向书》。为促进“共同意向书”的逐步实施,1991年中国水产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授予台湾水产协会理事长曲铭为我会名誉副理事长。随后,每隔一两年分别在大陆和台湾主办研讨会,1992年、1995年和1998年分别在北京、上海、南京召开了海峡两岸水产养殖合作发展学术研讨会、水产品加工与流通暨经贸合作洽谈会和水产种苗繁育及病害防治研讨会。1994年7月我会首次组织了代表团登上宝岛台湾,与台湾水产专家、学者共同就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的状况、开发、管理进行了广泛的探讨;1997年和2002年在台北举办了海峡两岸远洋渔业研讨会和工厂化水产养殖研讨会。通过一系列互访活动,标志着海峡两岸水产界结束了仅能隔海相望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两岸渔业的合作和交流。同志评价说:“中国水产学会通过对台联系,促进海峡两岸合作的材料我看过了,他们的工作说明学会多做一点这方面的工作,不仅推动了两岸的科技贸易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而且对统一祖国大业都有积极的作用”。在这里,我们对十多年来为开拓海峡两岸渔业交流与合作做出重要贡献的曲铭先生表示感谢。

  学会作为科普工作的主力军,我们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大众,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工作主题,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普及水产科学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如:从1981年到2002年,先后举办了“对虾配合饲料培训班”、“水质分析技术培训班”、“淡水养殖函授班”、“淡水鱼加工培训班”恒悦娱乐·恒悦注册_恒悦登录_恒悦娱乐平台首页-、“淡水养殖病害防治技术培训班”、“鲢、鳙鱼暴发性鱼病应急防治技术培训班”、“海水养殖病害防治技术培训班”、“对虾病害防治技术培训班”、“全国名特优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培训班”、“甲鱼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鲟鱼养殖技术培训班”、“欧洲鳗养殖技术研讨会”、“全国淡水名特优养殖技术研讨会暨苗种生产供求信息交流会”等科普讲座、报告会、研讨会、广播函授班、技术培训班共40多期,培训人才上万人。同时还先后建立“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网络”、“全国健康养鳖协作网”、“全国虾蟹养殖协作网络”。组织编辑出版了《淡水养鱼高产技术》、《农村养鱼技术》、《渔业制冷》、《名特优水产养殖》、《水产药用手册》、《海水养殖问题》、《鳖病的诊断与防治》、《传统养殖鱼类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农业产业化技术——水产养殖类》等科普图书、教材、手册、挂图共50多种,100多万册。组织拍摄、发行了“淡水鱼病防治技术”、“对虾病害防治技术”、“淡亿博娱乐注册水养殖”、“海水养殖科学”、“水产名特优品种健康养殖新技术”等20多部录像片,有的还制成光盘。此外,学会还进行了科普基地的建设,开展了科普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科普作品的评选、表彰活动,推动群众性科普活动的深入开展。

  学会重视青少年的科学技术普及工作。1986年,我会在青岛组织了首届青少年科技夏令营,1995年、1997年、1999年和2001年分别组织了“耕海牧鱼”、“走进江河源”、“走进大草原”和“走进西部”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都突出了“人与自然、生态与环境”的主题,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既普及了科学知识,又丰富假期生活,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和家长的欢迎。1992年,中国科协、国家教委、国家环保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起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科技活动,我会被确定为10个指导学会之一。我会为该活动编辑出版的辅导教材,获得了三等奖。

  1987年起我会接受农业部水产司委托在武陵山区开展水产科技扶贫工作。我们结合武陵山区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完善和配套苗种场、站,建立培训及推广基地;在技术方面推广稻田养鱼、简易网箱养鱼、流水养鱼、庭院坑塘养鱼等适用山区一家一院的技术。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科技扶贫措施,使武陵山区稻田养鱼面积已由原来的几万亩发展到1990年的73万亩,平均年亩产由8.5公斤提高到25公斤,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效果。 1991年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在听取中国水产学会等8个学会工作汇报时说:“中国水产学会在武陵山区开展水产扶贫,使数万贫困户通过养鱼收到明显效益,摆脱了贫困……”。1995年,根据国务院、农业部的部署,扶贫工作由过去的面上扶贫转向定点扶贫,我会和中国水产总公司又负责贵州省铜仁地区德江县的扶贫工作,通过派员考察、组织培训、示范推广等方式,积极落实扶贫任务。据统计,在贵州省的铜仁地区,通过发展养鱼脱贫的有4万余户。为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方针,我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西部渔业发展建言献策,为渔业科技合作牵线个省、市进行渔业考察,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如何利用地区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稻田生态渔业和冷水鱼养殖,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等向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议。2001年和2002年,通过我会承担中国科协西部科普工程项目(贵州生态渔业技术的示范普及、甘肃鲑鳟鱼养殖技术的示范普及),在贵州省清镇县和福泉县,开展庭院生态、稻田生态和山塘生态渔业等养殖模式的示范和培训;在甘肃省酒泉市开展冷水鱼养殖技术讲座。向当地农民普及推广养鱼技术,增加农民收入,效果十分明显。

  编辑出版水产刊物是学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出版发行学术、科普期刊,开展学术交流,传播科技信息,普及科技知识,培养和发现人才。建会以来,由学会主办的刊物有《水产学报》、《科学养鱼》、《淡水渔业》、《海洋渔业》和《国外水产》等9种学术性和科普性刊物,在挂靠单位的支持下,坚持正确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和报道范围,加强管理,改进栏目,不断提高刊物水平和编辑出版质量。其中:《水产学报》已由原来的季刊改为双月刊,在1473种中国科技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排序逐年上升(2002年已位居第86位),在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学术水平,是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发表科研成果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也成为国外同行了解我国水产科研发展的主要窗口。《科学养鱼》的发行量也不断扩大,目前月发行量已达几万册,成为我国科普类水产期刊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杂志之一,对水产科学技术的宣传、推广、普及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还特别提出的一项工作,由我会组织,经过10个春秋的艰苦努力,我国第一部渔业史--《中国渔业史》和我国第一本《水产名词》专著也正式出版发行了。这两本专著对了解中国渔业发展的历史和水产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国内外科技交流、学科和行业之间的沟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国水产学会群英荟萃,具有学术权威性,是我国渔业发展的智囊团。多年来围绕渔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积极为政府部门献计献策。早在1978年中国水产学会复会时,费鸿年等14位专家对调整捕捞生产、恢复近海渔业资源提出紧急建议。他们所提到的必须充分估计近海渔业资源遭到破坏的严重性;必须狠下决心,控制近海的捕捞强度;调整近海生产结构,减轻对底层鱼资源的压力;采取切实措施,加速发展外海远洋渔业;制定渔业法,加强渔业管理等五项建议,充分表现出了这些科学家们的真知灼见,其观点和预见性至今对我国的海洋渔业管理仍具有重大的影响。1983年我会又提出“把建设人工鱼礁作为改造建设近海,恢复发展近海渔业资源的途径之一”的建议,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并对发展人工鱼礁的问题作过多次重要批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就如何维护我国海洋主权和渔业权益,合理利用近、外海渔业资源,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我会及时并向有关部门、领导提交“关于尽快开展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和实施海洋捕捞“零增长”的呼吁,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2002年5月,我会又组织了19位专家、院士联名致信同志,提出“尽快制定《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国家行动计划》的建议”,得到了同志的重视和批示。

  中国水产学会四十年的发展壮大,其业绩虽然令人鼓舞,但毕竟历史是短暂的、贡献是有限的。今天我们面对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新时代,其责职任重道远。党的十六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全面部署,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标志,它既为我国科技团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同时对学会工作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如何抓住新的机遇、迎接新挑战,是摆在每一位科技人员面前的新课题。

  我们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国渔业工作大局,以广大会员和水产科技工作者为主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经营学会的理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增强创新意识,加大改革力度,认真探索我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

  在学会组织体制和管理方面。一是加快会员发展。适应我国水产科技队伍结构、流向和分布趋势,努力吸收不同科技机构、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科技工作者,以及与水产相关的事业、企业单位加入我会,使我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二是建立多元化的会员制度。实行包括资深会员、普通会员、学生会员和单位会员以及外籍会员等分类分级管理的会员组织体制,加强与地方水产学会的联系,共同搞好学会工作,扩大与提高为会员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时效。三是加强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集体领导作用。实行民主办会,切实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当家作主,努力建成有活力的温馨的会员之家。

  亿博娱乐注册

  在运行机制方面。要改变观念,适应新形势,努力扩大多元化经费来源渠道,逐步提高经费自筹比例,增强自身活力与实力。建立健全会员定期缴纳会费制度,逐步提高会费收入在我会总收入中的比重,同时,为会员提供高质量服务,使会员体会到加入组织的必要性。

  在活动方式方法方面。一是充分发挥学会智力密集、联系广泛和地位超脱的优势,拓展学会活动空间,加大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工作力度。围绕我国渔业经济、水产科技和渔业社会发展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组织战略研究,开展科学论证,为政府部门当好参谋。二是推动学术活动国际化和精品化。将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两大支柱,努力提高质量和水平。针对我国水产学术研究和产业界的热点和难点,进一步主办好以学术年会为主的具有广泛影响和良好声誉的国内学术活动。同时组织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双边及多边学术活动,为我国渔业科技工作者了解国际前沿科技及开展合作架桥铺路。三是认真组织贯彻落实《科普法》,加大水产科普工作力度。紧密结合渔业生产实际,开展积极有效的科技服务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亿博娱乐娱乐提高渔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渔民增收、渔业增效和水产国际竞争力增强,为全面推进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我们将通过努力工作,使中国水产学会真正成为水产科技工作者之家,真正成为应社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科技团体。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从渔业大国向渔业强国转变,为开创中国水产学会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中国水产学会的前程更加灿烂!

全站搜索
脚注信息
亿博娱乐企业网站 Copyright(C)2021-2031
百度地图 谷歌地图